“双一流”建设与中国的科研和创新竞争力

来源:廖波俊      浏览人数:10219      时间:2017/09/29

最近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是“双一流”建设的名单终于出炉。所谓“双一流”,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2015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0179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正式确认公布,一流大学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根据《总体方案》,到2020年,中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50年,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这里就引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中国的高等教育这些年的进步有多大,世界排名到底如何?与之相关的,是中国目前的科研竞争力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双一流建设本身是属于教育领域的,但是仔细研究下名单,其实折射出了很多内容,与我国的科技竞争力、新兴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等紧密相关,本文想就此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名单出来就会有争议,一个争议点是为什么有的学科,比如化学等能入选的名额有超过20个,而部分文科学科只有前二才能入选?这恰恰能与中国的学科在国际地位上的快速提升有关。一个公认的参考指标是ESI,这是由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乃至国家地区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2012-2016年,中国进入ESI1%的学科数从279个增加到770个,有学科进入ESI1%的大学从91所增加到192所。在最新一期(20179月)的排名中,我们以进入前千分之一的学科数来看(意味着在这个排名体系中已经属于国际公认的一流水平),中国在化学、材料、工程学等领域分别入围了211919所大学,其中部分大学甚至进入了万分之一(意味着全球排名差不多前十以内),属于国际顶尖水平,这在以前可能是难以想象的巨大进步。

事实上代表中国的基础科研水平的国际论文的质量和数量,近年来都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根据201610月中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发布的数据,在2006--201610年间,我国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1.69万篇,占世界份额的12.8%,增速达到13%,世界排名超过德国居第三位。还是以化学为例,2016年中国化学论文发表量居世界第一,引文数量全球第二,在化学领域的两大顶级期刊,《JACS》和《Angew Chem》上占比也高居世界第二。另一个更具意义的指标是,著名的《Nature》杂志把国际上68种顶尖科学期刊上的论文数量,按照不同学科、不同权重等算法做了个nature指数。这个指标可以量化中国基础科研能力在顶尖期刊上获得的认可度,中国仅次于美国居于第二位,而且排名前十的国家只有中国保持了高速增长。2014年美国的nature指数WFC加权分值为18643,中国为5206;到了2017年美国的WFC加权分值还出现了下滑,而中国已经达到9462,按照这个趋势中国5年内这个指数就有可能超过美国。此前曾被热议的清华教授颜宁受聘普林斯顿终身讲席教授的新闻,其实正反映了中国大学和科研地位的提升,因为这意味着国际上最顶尖的大学的高度认可。而近些年来通过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更高端人才计划,各个大学和科研院所也成功引进了一大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和潜力的人才回归,快速发展的中国已经成为吸引聚集世界各类优秀人才的热土。

我国的高等教育2016年中国共有高等学校2880所,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373.8万人,增长11.2%,占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比例达到2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比2012年提高12.7个百分点,向着普及化教育快速迈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正面临从高等教育大国向着强国的转换,双一流建设适逢其时。

我们看看中国的高校在世界大学版图上的位置,参考国际上的几大大学排行榜,分别是QSUS NewsTimes,由于选取指标、评价体系等差异,单看某个榜单可能感觉差异较大,但是综合起来基本能反应该大学在国际上较为公正客观的地位。最新的QS榜单中,中国排名最高的是清华大学的第24位,Times榜单中北大以27位居国内最高,Us News榜单中北大排名53位,整体看代表国内大学顶尖水平的北大和清华,已经具备了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资本,部分学科如前所述,甚至已经进入了世界最顶尖的前十行列。

基础科研与技术创新相辅相成,大学科研水平的快速提升也带动了中国在创新应用领域的飞跃。近五年来高校科技经费总额达到6531亿元,年均增长约7.8%。高校牵头承担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大批973863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总数的近60%,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全国年发明专利授权总数的五分之一,依托高校建设的各类科技园区已经成为创新创业的孵化器和聚集区。

最近很火的央视纪录片《辉煌中国》,第二集叫《创新活力》,全面介绍了5年来我国的科技创新的骄人成果。从支付到共享单车,从“中国制造2025”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从空天海工,到人工智能、芯片等尖端领域和大科学工程,中国的创新能力令世界惊艳,很多都是世界领先乃至世界第一。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金额超过208万亿,世界第一。中国的超算已经站上技术制高点,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完全使用国产芯片,中国每年要产生300亿件快递包裹,智慧物流体系的建设领先全球。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接近9万台,位居世界第一等等,不一而述。中国经济最大的希望是在广阔的消费市场,巨大的人口和工程师红利,持续高强度的教育和科研投入下,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应用模式的日新月异式发展,以及由此带动的未来新经济力量的崛起,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服务热线0755-82792511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微信号:展博投资客服信箱:service@gembo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