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上林花似锦—如何看待深港通渐行渐近
来源:廖波俊 浏览人数:17778 时间:2016/07/01
2014 年11 月17 日沪港通正式开通,A股和港股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加快,并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四季度的大盘蓝筹股行情。沪港通开通之后,相对应的深港通的呼声高企。但与沪市上证180指数成分股多数具有大盘蓝筹特性不同,深圳市场具有更多的中小盘新兴产业成长股群体,深港通的制度如何设计以及标的证券的选择,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虽然业内曾经最快预计在去年深港通就会成行,但由于中小盘股两地更大的估值差异以及更大的波动性的特点,在去年A股市场下半年经历了数次大幅波动的情况下,深港通的推进并不会显得那么快速。
到了现在的时点,沪港通实施已有一年半,积累的经验和时间都已足够,经历调整后的A股市场稳定性也明显增强,逐步回复常态,深港通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之一。中央表态今年年内开通深港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3 月多次提及深港通即将开通,6月16日香港财金官员表示目前“深港通”仍然有一些监管方面的细节问题尚待解决,预期问题解决后很快可以推出;港交所公布于6月27日起进行接口测试,诸多迹象均表明深港通的步伐已经渐行渐近。预计深港通最快或于7月宣布方案和实施细则的征求意见稿,但考虑到批准后还需要至少2个月的测试时间,所以深港通正式开通最快应该在今年9月,根据沪港通的时间进度经验,从测试到最终开通也经历了接近3个月的时间,所以大概率上深港通会在今年四季度正式通车。
结合深交所理事长此前在香港访问期间,两所达成的共识,即遵循三方面的基本原则:一是深港通方案与沪港通基本框架和模式保持不变,不改变市场主体业务和技术系统架构;二是体现双方市场对等原则,标的证券突出深港市场多层次、多品种特色,考虑在目前沪港通基础上拓展标的范围,落实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的总体要求;三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方案设计,优化市场服务,稳妥有序实施。市场普遍预期在框架方案商,深港通与沪港通基本一致,而在投资额度、标的证券等方面进行调整。从投资者门槛要求上看,深港通开通初期预计与沪港通类似,其中港股通的个人投资者的证券资金条件可能从50万,下降至30 万。
根据沪港通的经验,沪股通为上证180、上证380 以及沪港两地上市的AH股,共568 只。港股通标的为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中型股指数,以及同样的AH 股公司,共有266 只。考虑到深市的特点,深港通未来深市纳入到的范围可能是新深证成指+AH同时上市的股票,即500只新深成指股票和5只深成指以外的AH股,港股则可能会选择选择恒生中小型成分指加上述AH股作为标的。从标的上看,新深成指覆盖了全部的沪深300、深圳100和中小板指的深市成分股,对创业板指的覆盖率也达到了89%,占有深市总市值的60%,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与沪港通时两地大盘蓝筹股的估值差异不大相区别,深市的平均市盈率远高于港股恒生中小型指,从估值角度看明显偏高,而换手率深成指也比恒生中小型指高很多。这也与香港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而深圳市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有关,但从成长性和行业地位来说,深圳的个股又体现出新兴行业集中、代表性好、成长性高的特点,一定程度上也有享受估值溢价的理由,而香港的则明显逊色。
如上所述,由于两地的投资者结构、风险偏好、证券品种等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深港通的开通短期而言带来的新增资金的力度不宜高估。以沪港通实施的效果来看,开通一年半以来日均额度使用率并不高,有统计表明港股通交易额度日均使用率7%,沪股通交易额度日均使用率仅4%;累积额度使用也不充分,截至2016年6 月底,沪股通累计使用额度占投资总额度45%,港股通累计使用额度占投资总额度76%,明显看出南下资金的力度比北上资金力度要大,说明香港的投资者对于A股市场较为慎重。如果参照沪股通的资金使用率,考虑到中小市值个股交易可能更为活跃的因素,假设当日额度占比提升到6%和10%,每个交易日的资金增量也仅为8亿和10亿,对两地市场来说直接的增量效应有限,更多可能是由于交易和资金头像的风格偏好上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如果对QFII 的持股偏好和投资风格进行分析,QFII 2016年1 季度持股行业市值最大的行业依次是银行、食品饮料及家电行业,市值占比环比提升的的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建材和通信行业,整体看配置上倾向于银行、食品饮料、家电、医疗保健、交运、建材等行业,持股有明显的价值投资的特点,青睐大市值、低估值、高股息的个股。而从沪港通的运行情况分析,2016 年以来沪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净买入额也集中在食品饮料、金融、汽车、医药、家电等行业。
预期深港通开通之后,初期资金仍以南下为主,一方面是港股具有的估值优势特点,另一方面是美元避险升值而人民币持续贬值的背景下,资金更倾向于投资港股。沪港通近期的动向也暗示了这点,4月以来港股通已经连续40多个交易日净买入,日均净流入达到了14亿元并呈现加速状态。但深市的一些行业和个股会受到北上资金的关注,具有结构性的机会。主要会集中于以下几类:
一、业绩稳定、估值较低、经营稳健、管理优秀的保险、银行、汽车、家电、建材等行业的公司,券商股由于具有明显的政策弹性也可能会有阶段性的表现。
二、深市特有的白酒、中药股等食品饮料行业的稀缺标的。
三、 一些新兴产业的行业龙头企业,虽然短期可能会估值相对港股较高,但同样具有稀缺性,更重要是具有极为优秀的成长性,对海外投资者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中长期看,深港通的开通有助于进一步加强A股的国际化和对外开放的进程,是A股制度性创新的又一力作,对于后续继续申请加入MSCI也有积极的意义,两地三大交易所未来进一步的互联互通值得我们期待。
免责声明
本资料仅供本公司的合格投资者参考阅读,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资料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资料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客户也不应该认为该信息是完全准确和完整的。在任何情况下,本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广告、要约、要约邀请,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资料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引用或转载本资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将资料内容作为诉讼、仲裁、传媒所引用之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不得对本资料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