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A股市场投资展望

来源:      浏览人数:21674      时间:2021/01/22

回顾2020:不要浪费一场危机

2020年以疫情开局,以中国和欧盟如期实现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结尾,其间的跌宕起伏、波云诡谲、压力挑战以及国际风云变幻,都极具里程碑意义。这一年是让世界难忘也让全球资本市场难忘的一年,虽然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承压,但资本市场的表现亮丽,美股在四次熔断之后最终上演大反转,成为三大指数丰收的一年,纳斯达克指数更是以43.64%收获了近20年来最大的年度涨幅(历史记录是1999年科网泡沫破灭前一年纳指涨幅+85.59%),加上2019年的涨幅,纳指两年接近翻倍。A股在疫情后同样出现了V型反转(和多年前的SARS一样),最终主要指数连续两年上涨,从全年来看,上证指数上涨13.87%(2019年22.30%),沪深300指数上涨27.21%(2019年36.07%),创业板指数上涨64.96%(2019年43.79%)。创业板指两年累计上涨137%,甚至超过了纳斯达克指数的涨幅(纳指两年累计上涨94.23%)。如果用一句话总结2020年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丘吉尔的名言最为合适: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危机。

展望2021,把握巨大时代变化中的机会

2021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复苏,从基本面来看,中国宏观经济进入快速恢复的第二阶段,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驱动之下,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此次疫情之下,中国经济刺激政策相对克制,欧美则被迫开启新一轮货币宽松、信用扩张,经济刺激下,美国需求快速恢复,但美国是消费国,供给跟不上,被迫加大进口来弥补供给需求缺口,这导致了2020年中国出口的韧性,这一过程大概率在2021年持续(海外疫情恶化,短期内中国出口仍然有支撑)。从全球经济增长情况也能看出,中国近期的经济增长趋势是各大国里最强的,国外订单和国内大循环双轮驱动明显。经过2020年的政策刺激、外需拉动后,2021年中国经济内生动力增强,这时外需再持续发力、国内国际双循环运转良好——这为政策回归常态提供了良好环境,大家开始担心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来看,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因此可预见,政策将保持对经济复苏的必要支持力度,不会出现政策悬崖,而更可能是“货币稳定、信用收缩、结构微调”。从通胀及人民币汇率走势来看,甚至还可能出现货币升值过快导致央行被迫投放基础货币的可能。因此,市场资金面并不是那么令人担心。从全球大环境来看,全球宽松环境已经进入长期化。以美国的负债水平,美国基础利率抬升至1.5%以上只会发生在遥远的未来(那个时候美国税收的一半可能将支付国债利息)。欧洲日本以目前的情况,零利率预计还要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2021年中国将启动布局“十四五”规划,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国内融资环境的基调也不会长时间收得太紧。

展望2021年,随着拜登当选以及美国新一届政府的上台,中美关系有望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拜登对于科技、新能源及全球化持支持态度(特朗普明确抵制全球化,拜登则表示坚决拥护全球化),对中国的态度也会更加理性。尽管如此,经过过去三年中美关系考验的“洗礼”,从2018年开始一直影响市场的中美摩擦已经逐步被市场内化,市场已逐渐适应中美未来的长期摩擦,对美国不抱幻想已成基本共识,对美国任何人上台都保持定力。无论2021年美国新一届政府如何看待和处理中美之间的“竞争和合作”,2021年中美“互动”对A股市场的扰动将进一步弱化。而且经过中美贸易战和2020疫情大考验,A股市场对中国的实力和经济基本面的信心更强。而RCEP的签署和中欧贸易协定谈判的完成,展现了中欧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合作共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和信心,将为中国未来进一步改革开放、转型升级,国际国内双循环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展望2021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A股慢牛将引领市场进入一个权益投资的黄金时期。从2019年科创板的横空出世,到目前正如火如荼推进的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在可预见的未来,A股市场将全面进入注册制时代,颠覆A股过去的游戏规则。从政府监管来看,中国政府对资本市场的了解也在逐渐加深,调控水平比之前更高,把应该由市场决定的交给市场,用市场化方式来资源配置,当下的市场某种程度已经开始提前预演,市场的分化将越来越剧烈(加剧市场的二八甚至是一九现象),伟大的公司不断壮大(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市值高速增长,推动A股波澜壮阔蓬勃发展。

历史性的2020已经过去,展望2021年,我们的策略核心是积极把握巨大时代变化中的机会。2020年很可能是全球经济划时代的分水岭,中国经过多年发展的积累(一直都在做正确的事),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发展升级迭代,发展潜力十足,其中我们尤为看好大消费行业以及新能源行业的投资机遇。

从大消费来看,近几年中国消费市场整体增长日新月异,不仅中等收入人群的规模在迅速扩张,更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家庭跻身较富裕家庭行列(可支配年收入达到14万-30万人民币),2020年中国消费市场体量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供给端由于生产及制造工艺的提升,部分高端消费品无论是“质”还是“量”均有明显提升,新国货日渐崛起,中国本土品牌的竞争力提升。同时伴随着电商平台快速发展,数字化营销网络的日益发达,高端消费的触达性也大幅提升,引爆了一二线乃至低线城市的整体消费繁荣。目前我国90/00后人口已达3.4亿,作为占我国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新生代,正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消费价格敏感度更低、购买力更强的“90后”、“00后”后浪们消费理念鲜明,他们对本土品牌的接受更高,对产品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等特点,愿意为产品设计、特色支付溢价,90后、00后新生代消费行为与生活方式正在重新诠释着新时代的潮流与时尚,也重新定义着新时代的消费品牌,为我国消费市场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展望未来,我们持续看好新能源行业的投资机会,不浪费巨大时代变化中的投资机会,这也是我们总结的经验。无论是新能源光伏储能还是电动汽车行业都在发生着趋势性的变化,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已经势不可挡,从传统机械硬件定义汽车转向软件定义汽车,电动汽车未来网联化、智能化,产业链将出现巨大的行业性投资机会,这个行业的颠覆可能比人们想象的更快,二级市场也可能更为激进的演绎行业的发展潜力和未来的想象空间,不排除短期积累一定的泡沫,但是从更长的时间来看,这种颠覆带来的变化目前仍然有待发掘,这是一个极为广阔的市场,未来各种科技创新的交汇将在汽车上达到极致呈现。目前新能源车在中国的渗透率仅为5%,在全球的渗透率大约为3%,作为仅次于房地产行业的第二大行业,正在从量变积累的线性发展向质变扩张的指数级飞跃演进,未来几年的增长曲线将更加陡峭。纵观汽车行业跌宕百年,并未有哪家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垄断绝对的市场份额,再次强调这是一个极为广阔的市场,也是中国在汽车行业真正实现超越的机会,中国目前的汽车保有量已经是世界第一,用中国巨大的汽车消费需求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车企和供应链的腾飞,这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机遇,其中涌现的投资机会将是未来五到十年最重要的方向。

经过A股主要指数连续两年的上涨,不仅公募基金收益率非常好,不少投资者也获利不俗,有些人在纠结上车还是下车?综合我们上文的分析,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复苏,流动性对市场的制约有限,虽然上证指数再次站上了3600点,部分行业整体估值偏高,是否已经泡沫化了呢?我们无法判断,毕竟泡沫只有在破裂后才能确认,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市场没有大的系统性风险,由于前期赚钱的财富效应,以及新基金的火爆发行,场外资金正在跑步进场,有可能导致市场短期快速冲高,这种风险是市场涨多了涨快了的风险,我们相信国家希望慢牛而不是快牛,可能会出现一些精准调控,但是不会影响长期慢牛。从具体的行业来看,特别是大消费和新能源行业,未来的空间之大完全值得我们忍受短期的波动,所以我们的投资并不基于未来估值的泡沫化上,而更基于未来基本面的发展能消化不断抬高的估值上。目前看来一些估值显得过高的优质公司,在新年到来后已经可以用2021年,甚至2022年的业绩估值,这种切换使得目前的估值水平还可以接受。

正如前文所说,全球宽松环境已经进入长期化,全球大放水导致的资产端通胀过程将长期持续,核心资产将不断被加持,这是一个个投资者各自决策的集体结果,看起来似乎是在抱团,但是作为机构投资人,我们专注于投资看好的方向,聚焦在最具潜力和成长性的行业和个股上,不管是不是在抱团、也不管是在A股还是港股上市公司,抓住主要矛盾聚焦我们的投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前景是非常乐观的,会有一批优质的企业成长为世界级的企业,在“房住不炒”政策的持续强化下,资产配置日益向权益市场转移,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大潮,把握时代变化中的巨大机会,为投资人创造长期的优异回报。

免责声明

本资料仅供本公司的合格投资者参考阅读,不因接收人收到本资料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资料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撰写,在任何情况下,本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广告、要约、要约邀请,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资料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引用或转载本资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服务热线0755-82792511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微信号:展博投资客服信箱:service@gembo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