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卡通熊,把贫困县变成亚洲旅游大热门!-- 论IP形象对旅游产业的重塑
来源:张晔 浏览人数:17995 时间:2016/02/26
对,就是这只呆萌的熊!它叫熊本,行动笨拙,自带两坨腮红,却在2015年迅速风靡网络,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被评为年度最受欢迎的萌物,甚至拥有自己专属的小摩托车和莱卡相机。
最重要的是,它为自己的起源地,日本熊本县,带来超过一百亿的巨额旅游收入和产品销售收入。
它是如何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它对我国发展旅游产业有什么启示?
第一步:农业县的逆袭---- 高铁开通,著名设计师创造新萌物
熊本县是日本九州岛上的一个很小的农业县,在日本本国的知名度都相当低,主要收入来自卖当地土特产。幸运的是,在2011 年,贯通整个九州的新干线开通,其他地区的游客来熊本县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县政府迫切想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打算做一些特殊的地方推广活动,以此吸引旅客在熊本县下车游览。
县政府邀请知名作家小山薰堂和设计师水野学来设计这个形象。为了突出当地特色,他们以熊本城的主色调黑色与该县“火之国”的称号为基础,创作出了一只通体黑色、带着硕大的鲜艳腮红的卡通熊形象,并且在一开始就确定了它呆萌可爱的特性。
第二步:政府积极参与营销,合力打造轻松搞笑形象
在熊本熊正式诞生后,县政启动了专门的营销计划,先后开通 Facebook 、Twitter 和微博账号,并为其申请到相应的宣传预算。
首先,县政府聘任熊本熊为临时公务员,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吉祥物公务员”;接着,县长把“去大阪分发一万张名片,提升熊本县知名度”的任务交给了它。
随后,他们开始了一系列精巧的事件营销:
在大阪出差途中,熊本熊被大都市的魅力所迷住,竟然下落不明。县政府紧急召开记者发布会,希望有知道熊本熊消息的人通过社交媒体告知县政府。
熊本熊遗失了自己两颊的腮红。没了腮红,那它就只是普通的熊了。熊本熊还跑到东京警视厅报了案,县政府也认为此事非常严重,再次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
通过这次活动,熊本县宣传了自己“火之国”的特点。
如今的熊本熊早已红透半边天,变成各种网络流行表情。它还代表日本到国外出访、在天皇面前跳体操舞、参加各种时装周走秀等。
最最重要的是,在熊本熊身体力行的宣传下,熊本县的知名度也有了极大的提升。
对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启示---- 注重IP的价值
反观我国,在经济周期下行的大背景下,很多城市都希望转型发展旅游产业,而国内旅业发展中的品牌建设和文化属性一直是特别薄弱的环节。
其实中华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而且很多旅游景区深挖历史都能讲出很多有趣的文化故事,可有几个真正能市场化、品牌化的IP呢?
一个好IP,应该是独一无二、符合现代文明并且有一定延展性的,它对城市的宣传至关重要,不仅花费不多,而且可以润物细无声的制造源源不绝的吸引力,让游客来观览。
在新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关于各地关于争夺“曹操故乡”、“孙悟空家乡”等历史名人的激烈争吵,只可惜,并非简单说明某地是名人故里就可以创造价值,当地旅游发展时一方面无法深挖《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大IP的文化内容,又没有自己的延伸创造,对历史人物的人格精神的挖掘和利用更是无能为力,单纯号称自己是某名人的家乡是很难长期保持吸引力的。
遗憾的是,国内的很多景区还是停留在一味兴修“新奇特”的景观设施,举办一些耸人听闻的节目,依靠挑战吉尼斯记录博取眼球。
例如,某著名景区修建了玻璃栈桥,于是很多地方纷纷效仿,国内景区已有和正在修建的玻璃栈桥不下10余座。玻璃栈桥确实惊险刺激,能满足游客冒险、猎奇的心理,各景区纷纷上马也是迎合需求。
----以修建耸人听闻的建筑、靠投巨资拍宣传片在央视播放进行传播的时候来吸引游客,其实也侧面反映了当地政府在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虚弱和乏力。
如同熊本熊的成功,是文艺创作者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的完美成果。设计师在吉祥物和它的人格上的巧妙设计,县政府都竭尽全力支持,而且也设计出新颖独特的营销手法。而政府在熊本熊的各种营销活动中,也一改以往一贯严肃,变得亲民幽默。加上网络的全民娱乐化的推波助澜,熊本县旅游产业的成功也是意料之中的。
旅游行业其实一直都属于文化产业范畴。在国内旅游业蓬勃发展,国民的出游热情空前高涨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希望看到,各地的旅游景区能够深入发掘IP,找到新的发力点,打造出有IP内涵的文化旅游产业。
重要声明
展博投资所发布的文章或其他内容是基于我们认为合法或已公开的信息。我们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仅代表展博投资于发布当日的分析、推测与判断,在不同时期,可发出与这些文章或信息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内容。在任何情况下,文中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展博投资对此不提供任何担保;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可能会持有文章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仅供合格投资者阅读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