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正在从梦想照进现实

来源:谢旭阳      浏览人数:17872      时间:2016/09/30

在上周举办的“5G 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相关机构负责人宣布我国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一阶段(分为关键技术验证、技术方案验证和系统验证三个阶段)已经顺利结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大规模天线阵列、新型多载波、高频段通信、全双工、空间调制等技术。这标志着5G在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未来时的概念,它已经成为一个进行时的现实。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通信技术基本上每隔十年就会经历一代更新。而每一代更新都伴随着数据能力的提升及新的应用产生。而从4g5g,同样会有标志性的技术更新。相比4G 网络,5G 技术不仅将大幅提升其传输速率,同时还具备延迟低、可靠性强、功耗低等优势。此前根据中国移动介绍的数据,5G 技术相比4G 技术,峰值速率增长数十倍,从4G 100Mb/s提高到10G/s就相当于1 秒钟可以下载30 余部电影,可支持的用户连接数增长到100 万用户/平方公里。基于这些技术参数,业内普遍认为5G网络一旦正式商用,将能更好地支持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物联网、VR/AR 等应用场景,也有望撬动规模达万亿级的车联网、物联网等产业。

总结来说,回望从2G3G4G的升级,我们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无数新的商业模式的建立等新的巨大变化,那在5G这种新通信技术逐步演进过程中,还将催生出无数新应用、新模式及新的产业,它将改变很多行业未来的游戏规则。

就车联网和物联网举例来说,其对安全性要求很高,要有可靠性的业务控制和关键技术服务。目前使用的4G网络端到端时延的极限是50毫秒左右,还很难实现远程实时控制,但5G时代端到端的时延只需要1毫秒,足以满足智能交通乃至无人驾驶的要求,相关数据显示时速100公里的汽车,在5G网络条件下从发现障碍到启动制动系统需要移动的距离将缩短到2.8厘米。

而在传统手机、移动设备等终端接近饱和的情况下,未来物联网范畴下终端的概念会更加宽泛,可以说5G将是一个创造新硬件的时代。而在新硬件爆发、海量连接的需求下,5G在降低功耗,建立统一需求平台等功能点上,都将带来巨大的改进和突破。另外比起以往制定下来就不能更改的标准,5G标准拥有后向兼容能力,能根据新需求不断演进,未来有新的通信需求出现的时候,5G也能比较灵活的进行调整从而满足相关的需求。

5G实现的时间点来看,目前全球范围来看,日韩等国家已经走在前面,韩国移动通讯运营商SKTelecom早前宣布在韩国设立5G移动网络研究中心,按照SK Telecom的计划,5G测试网络将于2017年建成。SK Telecom有望成为世界上首个5G网络运营商。而我国则规划2016年准备启动5G的标准研究,预计在2018年第一个版本的标准将完成,然后根据产品的成熟度,在2020年左右确定商业应用的起步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4G有两个制式:FD TD,而TD 制式主要由我国主导,这一制式比较适合 5G 应用,所以我国在 5G 时代有一定领先优势,有机会发展成为全球5G技术、标准、产业和应用服务的领先国家之一,中国通信行业有机会在5G时代学习中国高铁的经验实现弯道超车。从投资角度而言,尽管考虑到未来几年运营商建设周期和资本开支规模有所缩小,但是在小基站、天线、射频等未来5G需求高景气度的细分行业,仍然有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免责声明                            

 

本资料仅供本公司的合格投资者参考阅读,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资料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资料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客户也不应该认为该信息是完全准确和完整的。在任何情况下,本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广告、要约、要约邀请,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资料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引用或转载本资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将资料内容作为诉讼、仲裁、传媒所引用之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不得对本资料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服务热线0755-82792511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微信号:展博投资客服信箱:service@gembo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