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智能网联汽车蓄势待发
来源:胡昱琳 浏览人数:18167 时间:2016/10/31
2014年,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将自动驾驶技术划分为LEVEL 0 ~ 5六个等级,认为传统汽车需要依次经历手动驾驶、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等阶段才能真正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而这有赖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商用化。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在单车智能化的基础之上,通过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网、车与人的互联共享,从而具备了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的自动驾驶汽车。
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非Tesla莫属。近日,在Tesla的自动驾驶升级发布会上,首席执行官Musk宣布目前工厂中生产的全部车型(Model X/S/3)都将配备最新的自动驾驶硬件系统Autopilot 2.0,从而使得其安全程度从本质上超过了人类司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Tesla此次的硬件升级是继与Mobileye分道扬镳之后,首次展示其自动驾驶系统,这意味着人类出行方式的变革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而背后的产业逻辑在于国际巨头垂直一体化供应链体系的崛起。
Autopilot 2.0相较于前代硬件系统,除新增7个车载摄像头之外,更重要的是搭载了全新的NVIDIA Titan GPU,处理速度是前代的40倍,每秒钟可进行12万亿次计算。未来,随着相关法规的推出、V2X标准的完善、软件算法的升级以及硬件成本的下降,Tesla有望复制iPhone的发展模式,引领智能网联浪潮席卷全球,预计2020年以后自动驾驶产业链将真正进入爆发期,迎来万亿级新蓝海。
目前,以美国为首的世界主要国家正在加紧制定与自动驾驶相关的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并斥巨资支持项目研发和基地建设,以期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化进程。与此同时,Google、苹果等互联网企业也积极切入自动驾驶领域,倒逼传统主流车企进行转型升级,通过深度合作推动产业结构垂直一体化。
反观国内,在传统汽车工业的百年浪潮中,中国一直处于追随者的角色,尽管近年来自主品牌乘势崛起,但技术层面依然受到国际巨头的掣肘。而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来临,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历史新机遇。如何领跑新一轮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亟需政府、传统车企、IT企业等各方的协同合作。
在10月26日举行的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正式发布。路线图指出,中国将分三个阶段实现自动驾驶:至2020年,辅助驾驶及部分自动驾驶车辆市占率达50%;至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市占率约为15%;至2030年,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市占率接近10%。
我们期待,未来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逐步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消费升级带来的需求扩大将促使中国在汽车产业科技创新前沿中拔得头筹。而如何发展适用于中国驾驶条件的智能网联技术,已然成为当前最大的挑战之一。
免责声明
本资料仅供本公司的合格投资者参考阅读,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资料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资料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客户也不应该认为该信息是完全准确和完整的。在任何情况下,本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广告、要约、要约邀请,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资料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引用或转载本资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将资料内容作为诉讼、仲裁、传媒所引用之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不得对本资料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