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能将iPhone产线搬回美国吗?
来源:肖斌 浏览人数:17423 时间:2016/11/18
特朗普曾扬言要将iPhone生产线搬回美国,这可能吗?答案显而易见,短期内这种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目前手机产线仍需要大量的人机配合,仍没有办法像特斯拉那样做到全自动化生产,美国经过这么多年的产业转移,已不具备所需的大量熟练工人,而培训体系的建立是需要时间的,另一方面,美国蓝领工人的工资水平比中国高出一个数量级,据测算,如果搬回美国,iPhone的成本将增加100美元,这是资本不能承受的。唯一的可能性在于尽快实现手机产线的全自动化生产,而这需要时间,更需要自动化产业的支持。
这个问题如果用一个更宏大的视角来看,就是如何处理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机器换人是大势所趋。位于内华达的特斯拉汽车超级工厂就是完美的例证,其整个自动化车间基本看不到人影,150台机器人各司其职,分工协作,高效而精致地打造出人们趋之若鹜的工业杰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资本的逐利性必然产生机器换人的倾向,这一倾向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延续至今,并将继续延续下去。
特朗普试图留住低端制造业工作机会的努力注定的徒劳的,这些工作机会要么被转移到人力成本更为低廉的第三世界,要么被更有效率的机器所取代。即使是依靠低廉的人力成本发展成世界工厂的中国,目前也面临着产业转移的压力,中国产业工人的月薪已从最初的数百元上升到现在的数千元,三星、富士康工厂已陆续向越南和印度的迁移,面对产业转移压力,解决之道不是强行留住,而是通过机器提升自动化生产能力。
我们将这个问题分两个层次回答更为清晰。第一,特朗普将iPhone生产线的工作机会搬回美国是不可能的,第二,特朗普将iPhone生产线搬回美国需要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全自动化生产消除了制造业的区域差异,特斯拉超级工厂就位于人力成本高昂的美国,其二厂选址位于人力成本同样高昂的欧洲。所以,假以优惠的政策,高端制造业回流美国的可能性是不小的。
中国政府同样意识到高端制造能力对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意义,2015年,国务院就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要将中国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实际上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作为高端装备的最大需求方,在发展自己的高端装备产业时是具有天然优势的,我们的自动化设备厂商在需求获取能力和需求响应速度上甩开国外厂商几条街。以3C产线为例,其消费品属性决定了其较短的生命周期,苹果所有产品的平均更新周期仅为355天,以此为基准,终端厂商平均每隔1年左右就需要对原有产线进行升级换代。如此快速的更替,需要极高的需求跟踪能力和响应速度,这是中国企业的强项。
iPhone8作为苹果的里程碑产品,明年就要发布了,若干创新将掀起一波自动化产线的升级换代大潮,很多优秀的国内厂商已经进入了苹果的供应链,预计将有更多的厂商进入。对于未来我们持乐观态度,相信在业界、资本市场和政府的合力下,不远的将来,中国就会出现自己的西门子和ABB。
免责声明
本资料仅供本公司的合格投资者参考阅读,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资料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资料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客户也不应该认为该信息是完全准确和完整的。在任何情况下,本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广告、要约、要约邀请,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资料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引用或转载本资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将资料内容作为诉讼、仲裁、传媒所引用之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不得对本资料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