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军民融合发展的大时代
来源:谢旭阳 浏览人数:18597 时间:2017/01/26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由习近平主席任委员会主任,这是中央层面军民融合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也是2016年10 月19 日,习近平在参观第二届军民融合成果展时强调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后,军民融合这一国家战略新的顶层设计出台。
军民融合有两层含义,一是“军转民”,即军事技术在民间的使用;二是“民参军”,即民营主体参与军工市场。”军工行业是尖端技术优先应用的领域,也是颠覆性创新的汇聚之地。举例来说现在很火的虚拟现实技术(VR)最早的应用就是在战斗机头盔瞄准具上。军工行业相对民用工业存在明显的技术优势,参照美国当年通过“星球大战计划”,带动了一大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如果将国防科技的能量释放到民用经济中,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近几年各军工集团公司民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基本稳定在70%—80%之间,其中一半是军工高技术产业的产出。“十二五”以来,军工集团民品产值年均增速高于同期军品收入增速,已成为支撑军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此外,通过军民融合可以形成以军工企业为龙头的相关产业的集聚。以美国为例,一种武器系统一般只有一家主承包商,但为这个系统提供零部件的厂商却可能多达几千甚至几万家。其中主承包商直接与政府交涉,负责重要武器系统的研发与生产,而低层次的转包商与零部件供应商更像是民用部门,只要其产品符合特殊的国防采办要求(如采购法规、军用规范和会计惯例)就可以参与国防工业运行。军工和民用的界定已经完全弱化。有理由相信,这种“小核心、大协作、开放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也将是中国军工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机制下,部分国有军工企业将在一些领域实现市场退出,市场空白将由新兴民参军企业填补,这将充分激活民参军企业的积极性,由此军工集团和民营企业能够实现深度融合,可以达到双赢。
具体来说,军民融合未来最有可能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用航空、导弹等武器装备等领域实现突破,这些领域很多都是以千亿计的规模。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举例,以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中国军队提供定位、导航、通信等军事服务,转向民用后,其商业化应用前景将非常广阔,根据《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国国内卫星导航产业规模也将超过4000亿元,北斗贡献率将达到60%。从整个北斗产业链来看,芯片、系统、测试、终端、应用服务等上下游企业目前已超千家,很多都是民营企业参与研发和生产,未来北斗系统必将更深的应用在涵盖通信、交通运输、应急救援,以及智能手机、车载导航等领域,北斗导航产业未来将迎来高速发展。
不过也要看到目前“民参军”的广度和深度仍然不够,民参军企业主要集中在一般配套和传统领域多、新兴领域和关键领域少,军品研制生产的外部配套率和民口配套率依然较低,有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各大军工集团的外部配套率仅有13%,军工相对封闭的状况尚未根本改观。以这一次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为里程碑,后续如果能有效解决军工企业技术解密制度不完善、国防知识产权保护和权益分配、军工技术转化渠道单一等问题,军民融合产业前景将极为广阔。
总的来说,鉴于军民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一轮经济转型中,军工行业有望成为向其他行业释放科技创新的红利的的先导和源头,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因此值得投资者关注。
免责声明
本资料仅供本公司的合格投资者参考阅读,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资料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资料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客户也不应该认为该信息是完全准确和完整的。在任何情况下,本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广告、要约、要约邀请,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资料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引用或转载本资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将资料内容作为诉讼、仲裁、传媒所引用之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不得对本资料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